发布时间:2017-08-25 19:15:18
2017年国家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在不断的落实,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的完善,同时制定了2017年的具体环保大动作,来确保具体措施的执行,2017年环保进行时。
1、实现中央环保督察全覆盖,适时组织开展督察“回头看”。
2、继续加强环境立法,推进水污染***法、土壤污染***法等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。
3、推进突发环境事件环境影响和损失评估,支持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。
4、加快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,积极指导京津冀和长江经济带14个省市完成此前划定任务。
5、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治理,完善大气环境管理制度,部署推进O3污染***。
6、加大燃煤电厂***排放改造、散煤和小散乱污企业群治理、中小锅炉淘汰、挥发性有机物减排等工作力度。
7、深化机动车环境管理。
8、加强重污染天预测预报和预警会商,继续强化重污染天气应对。
9、深入推进水污染治理,以***落实《水十条》为主线,督促落实地方***责任。
10、配合住建部门加大黑臭水体整治力度;推进饮用水水源规范化建设。
11、指导各地开展2.8万多个建制村的环境综合整治。
12、各地工业集聚区要在2017年底前按规定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,并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。
13、全面实施《土十条》,全面启动土壤污染状况详查,开展建设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,加快土壤污染***法立法。
14、继续推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和土壤污染综合***先行区建设。
15、稳步推进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。
16、加快排污许可制实施步伐,尽快形成以排污许可为核心、精简高效的固定源环境管理制度体系。
17、推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改革,加强改革试点的协调指导、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。
18、制定相关鉴定评估技术指南。
中国过去很穷的,改革开放前工业一直都是在打基础,改革开放后为了快速追赶西方,所以我们选择了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。这个模式被证明是现实***。就像一个穷孩子,首先要选择吃苦打工甚至去做一些蓬头垢面的工作,只为了多赚点钱,快点完成原始积累一样。
而等到有了钱之后,就不能再这样了。所谓先发展后治理,毕竟还有个后治理。意思就是当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,之前那种高污染的赚钱方式就不能继续了,必须进行产业升级、经济转型。就像是当初那个穷孩子,等完成了原始积累学会了足够的本事,自己开公司赚钱,念书充电之后,就不要再去做抗水泥的工作,也不要再穿破破烂烂的衣服,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才最重要一样。
不同的经济时期,有不同的政策。国家是如此,人也如此。因此,从国家到中央再到地方各级部门,对环保的治理都是下了很大功夫的,我们也是举双手赞成的。
有人对我说:“污染不分大小高低,都应该治理关停。”但实际上这绝非国家治理环保的本意。因为现代化的生产生活,基本上是干什么都会产生污染的。你在家炒菜会有污染,你开车会有污染,你用电吹空调上网刷手机开暖气的行为会增加耗电,而这也会带来相关电力设备制造维修、火力发电站燃料增加等衍生污染。难道这些都要禁止吗?当然不应该。
我想,没有人会为了环保而把自己的车砸了、而不吹空调、而不炒菜、不吃火锅。同理,对于企业和手工业者而言,只要不是“高污染、低产能”的,我们都应该允许其存在。只有对那些“高污染、低产能”的企业或作坊,我们才应该坚决予以取缔和重罚。
不过,从目前网络上的舆情来看,有些地方出现了“一刀切”的情况。比如,很多洗车厂被关闭,有些串串店被关闭,还有些养殖中心也被关闭。从***供货商渠道信息看,很多家具厂也都被关闭了。
洗车带来的泥水当然是有污染的,不过泥水是不是“高污染”,值得探讨。比如串串香当然是比吃炒菜多了点污染,但有些地方就是爱吃这个,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之一。就像大凉山的火把节,既是污染,又是当地人民的节日和重要生活习俗,当政者当然需要权衡这当中的得失。
有些搞养殖的企业,的确排放超标了,弄些臭水沟出来,***三番五次叫他们处理好粪便,改造成生态农家肥,可他们就是不愿意投入设备,他们的问题,该罚不该罚?当然该。可是我们在处罚的时候,也应该考虑到,这些养殖户本来就是产业链低端,他们往往本来就利润很低,加上环保处理设备,很容易亏本了。而养殖造成的污染和工业化造成的污染是有一定区别的。养殖带来的污染本身是可以解决的,因为动物排放的毕竟不是高毒害化学品废料,也不是高毒刺激性气体,所以在处理这些企业或养殖场时,是否应该采取不同的执行处罚标准,也值得思考。比如***如果帮扶一下这类养殖企业,或提供一些环保处理设备的采购补贴,应该会比直接关闭它们要更为妥当。
-----摘自周小平